你说巧不巧,最近刷到江疏影家的视频,突然觉得“明星豪宅”这词儿,终于不是那种“隔着屏幕都冷”的样子了。不是水晶灯晃眼睛,不是大理石冷冰冰,倒像把千万级的房子,住成了楼下邻居家的热乎小窝——这种“不端着”的样子,反而让人看着特亲切。
玄关那排小玩偶我印象最深,黑色入户门看着高级,可柜顶摆着粉的蓝的圆脑袋玩偶,跟我妈去年在老家集市淘的陶瓷娃娃一模一样。
以前总觉得明星家玄关要么空得像酒店,要么摆一堆奢侈品,结果人家用几个小玩意儿就把“回家”的感觉拉满了——你说仪式感哪需要多贵?推开门先看见自己喜欢的东西,这不就是最暖的“欢迎仪式”吗?
我租房的时候,玄关柜上也摆过云南带回来的手工陶杯,破破烂烂的,但每天推开门先摸一下,比什么贵东西都让人安心。
客厅那俩“并排”沙发更绝,双人的靠墙,单人的往前挪了点,离电视更近。乍一看“反常规”,可仔细想,这才是过日子的聪明啊!我家客厅之前也折腾过,为了躺沙发追剧不硌腰,把茶几往边上挪了半米;孩子要在地上拼1000片的拼图,干脆把大沙发换成小边几——装修哪有什么“必须这么摆”的规矩?舒服才是最实在的“说明书”。你看那些按“装修指南”摆的沙发,看着整齐,可坐上去要么脖子酸要么腿伸不开,有什么用?
厨房更接地气,台面上堆着电饭锅和做糕点的工具,跟我楼下张姐家的厨房没两样——张姐每天早上蒸馒头,下午揉面包,围裙上总沾着面粉。
江疏影揉面的样子也特自然,头发扎得乱乱的,围裙上也有面粉,哪像大明星?
倒像隔壁爱做点心的小姐姐。
突然明白,再贵的厨房,没有烟火气就是摆设啊!
你看那些装了嵌入式烤箱、进口咖啡机的厨房,半年用不了一次,哪有每天煮碗热汤面、烤盘小饼干来得实在?
休闲区的玫红沙发配老上海台灯,地砖带点小图案,乍看有点“跳”,可越看越有味道。跟我家留的奶奶的藤椅一样——藤椅腿都磨亮了,可往客厅一放,就像奶奶还在那儿坐著织毛衣。这种“带着回忆”的东西,比什么新家具都金贵。江疏影这休闲区,大概就是她心里的“老上海碎片”吧?把回忆搬进家里,日子才会有“根”的感觉。
其实明星的家跟咱们的家,本质上没差啊!
咱们在出租屋摆个玩偶、挪挪沙发,是为了住得舒服;人家在千万豪宅里放小物件、调沙发位置,也是为了舒服。
你说装修到底是装给别人看的,还是装给自己住的?
那些亮瞎眼的水晶灯、空荡荡的样板间,哪有满屋子的生活痕迹来得金贵?
所谓的“高级”,从来不是炫耀什么。是玄关有喜欢的小玩偶,客厅有能躺能坐的沙发,厨房有冒热气的锅,休闲区有藏着回忆的老物件——把房子住成自己的样子,不管值多少钱,都是最“豪华”的家,不是吗?
毕竟日子是过给自己的,舒服比什么都强。
盛多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